淨空法師 :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的清楚,在这一生当中,五戒不缺才能够来世得到人身。
人身难得而易失,佛在经里面举的比喻,《十四讲表》常常讲的,须弥穿针,这是讲机缘的不容易。须弥山多高,从须弥山上面放一条线,须弥山底下放一根绣花针,那个线下来刚刚好就穿到针孔,诸位想想看,你就放一百万条线,看看有没有一条穿进去?不要说须弥山,就说我们佛教会的三楼,你们在窗口上,你明天就来试试看,你拿一条线,底下一个人拿一根绣花针,你在上面把线掉下去穿穿看,你穿一个月,看看能不能穿进去一条,你天天在这穿?佛给我们讲,我们人身失掉再要得到人身,那个机会就是像须弥山上穿那个线,它刚刚好就穿上了。给诸位说,那不是侥幸。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的清楚,在这一生当中,五戒不缺才能够来世得到人身。 五戒,如果要是单单给诸位讲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妄语、不邪淫、不饮酒,一听,很容易懂。实际上不容易,这个里面有微细的行相,有开遮持犯,你要不明了你怎么能守?你怎么能持戒?所以这个戒称之为学,戒学,你要好好的去修,先得要好好的去学。不杀生里面包括些什么?为什么不杀生?应当怎么做法?不偷盗里面包括些什么?不是说我没有当小偷。刚才讲了,欺骗人家得来的,耍点花样叫人家供养来的,那都是偷盗行为,这个微细相真正是难。我们也常常见到,普通信封里面寄一张钞票,寄到外面,不必挂号,给诸位说,这个也是偷盗,偷邮政局的,你没有按照人家章程去做。机关团体公司里面用的信纸、信封,人家是公务上用的,你拿来私人写信用,你也是偷盗。天天在干偷盗,还以为我这个不偷盗的戒很清净。不容易!换句话说,凡是你占到别人便宜的地方,你就是偷盗行为,就犯了偷盗的戒。像戒律这些细相你不知道,犯了还不晓得。所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。五戒要条条不缺,能够达到六十分以上,来生才能得人身。五戒怎么样修法?给诸位说,那个功过格就是教我们修五戒的。不照功过格来,五戒不懂。从前这个功过格,古人所列的,上次我也给诸位报告了,三、四百条之多。后人看到太繁琐了,不容易受持,再把它归纳,给它简化,大概也有一百多条,我们能照这个修就很好。 http://www.dywhjt.com/5338.html
阿弥陀佛
了凡四训|第1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3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4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5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6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7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8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9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10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了凡四训|第20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1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2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3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4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5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6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7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8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了凡四训|第29集|文字MP3|净空法师|台湾华藏大专讲座
净空法师:道理就是在我们凡夫对于邪正、善恶、是非很难辨别,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够获得的。
「若能格而除之,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,心月孤圆朗中天矣。」从这个地方开始。上一次讲到断恶修善的方法,祖师开导我们,「明为总纲」,明就是讲的智慧。如果智慧不能现前,再好的方法还是有问题,智慧不能现前,总而言之,免不了盲修瞎练。这个话实在说是对我们修无上菩提而言的。因为菩萨六度之中,如果要没有般若度,其余的五度,就是从布施到禅定,皆是人天有漏的福报。我们修行目的是要明心见性,是要成佛作祖,结果修到后来的结果,还是在人天两道里面去享福报,这就是我们自己路子走错了,所以说之为盲修瞎练。假使我们目标就是求的人天福报,我们般若智慧不现前,能不能得到?给诸位说,也未必。怎么说未必能得到?我们将来把《了凡四训》读完了之后,也许诸位就明白了。道理就是在我们凡夫对于邪正、善恶、是非很难辨别,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够获得的。也许我们自己以为我修的是善,断的是恶,殊不知恰恰相反,断的是善,修的是恶,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。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,然后才能够改造我们的命运。
我们在序文里面看得很清楚,祖师指导我们的是智慧第一,所以是明为总纲。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于到修身齐家,这一套都是方法。此地几句话讲得也很清楚,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。换句话说,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桩事情,也就是修行的根本,大根大本,是什么?先学着在境界里面不动心,在一切境界之中,将我们的贪瞋痴慢先把它断除,这就叫格物,就是此地讲的格除物欲。只要你做到这一步,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,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,透出来一分就不得了。为什么?这一分是真智慧,从此以后真智慧做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,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,他怎么会不成就?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的两句话,这个两句偈子,「慧风扫荡障云尽」,障就是五欲六尘的障碍,好像云彩障碍着太阳,智慧好比是风,把这个云彩吹走了,障碍没有了,智慧一透出来,障碍就没有了;「心月孤圆朗中天」,这个很容易懂,明月中天你才能够照得清清楚楚。
http://www.dywhjt.com/5345.html
淨空法師 :三种福田是以恩田为根本,这个诸位要晓得。如果我们不孝顺父母,不养育父母,你就是敬佛菩萨也没有福,供养三宝也不会有福。
【汝不见六祖说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。】 这是《坛经》里面所说的。《六祖坛经》我想许多同修们都曾经读过,《坛经》在佛教里面占有很重的地位,几乎与《金刚经》相等,有这样重的分量。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讲过,说『一切福田不离方寸』。这个福田是相当广泛,在佛法里面通常将福田分为三大类。敬田,敬是恭敬的敬,譬如说对父母,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,乃至于礼敬诸佛菩萨、礼敬三宝,都可以说是在敬田当中。至于孝养父母、师长,这是在恩田里面,父母师长于我们有恩德,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,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,所以父母与老师于我们有恩,有恩一定要报答。 诸位想想,现在我们这里有不少还在学校念书的同学,你们在学校念书,生活的依靠是你父母供给的,父母养育你二十多年,你自己平心静气的想一想,你父母爱不爱护你?喜不喜欢你?你大学毕业了,你自己也成就了,父母这个时候年岁也老了,也退休了,父母养你二十几年,你能不能像父母对待你那种心情你去养父母二十多年?这叫做报本,叫做报恩。人要是忘了本,那跟禽兽就没有两样,禽兽之中还有少数懂得报恩的,这样一来,人连禽兽都不如。这个在福田里面称作恩田,三种福田是以恩田为根本,这个诸位要晓得。如果我们不孝顺父母,不养育父母,你就是敬佛菩萨也没有福,供养三宝也不会有福。你孝顺父母,尊敬三宝、供养佛菩萨才有福报,你要晓得,这个福田的根是在恩田上。第三种叫悲田,悲田就是看到大众有苦难,你生了慈悲心帮助他,这就是佛法里面常讲的三类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这都是属于悲田,我们不要多解释。 想想看这三种福田,岂不是都从心地里面建立的?不离方寸!诸位要求福到哪里去求?要在你内心里面去求。世间的圣贤、出世间的圣贤给我们讲得太多了,《礼记》里面打开第一句,「《曲礼》曰:毋不敬」,这一句话就够了,没有不恭敬的。那个敬,说老实话,并不是说样样都表现在外表上,表现在外表上面还有许多是假的,不是真的,装出来欺骗人的,那并不是真正的恭敬,他是有所为而为之,不是真恭敬,也并不是真实福田,真正福田是从内心里面建立的。 http://www.dywhjt.com/5396.html
阿弥陀佛
阿弥陀佛
特别推荐经典佛学网站:
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://www.amtb.tw
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
六者请转法-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
回向:愿以此功德, 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 ,下济三途苦;若有见闻者 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 同生极乐国;所有功德果报,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十方法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,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,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,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南无阿弥陀佛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