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因果的理很深,因果之事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。
因果的理很深,因果之事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。你真正通达明了,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没有了,也不必要,何必要防人?不需要!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也不需要,你看这个人多自在。你要问他为什么自在?他深信因果报应。别人能够伤害我,那都是命中注定的;命里有这个福分,再恶的人、再大的冤家也没有办法伤害你。我们学佛说实在的话,最基本的观念要深信因果,我们就不造业了。我们道场有人能破坏吗?不可能的事情。今天防这个,明天防那个,造作罪业! 我过去在台北,佛陀教育基金会里面有一个大家都很不满意的人,来的时候很好,到以后他的性情变了,做一些破坏道场的事情。那个时候简居士负责在管理道场,就来问我,他是要用方法把他赶走。我就告诉他,不要得罪人,冤家宜解不宜结,我劝他。我说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?我们修清净心,老实念佛,必有感应,正法道场,妖魔鬼怪决定不能破坏的。简居士听到我的劝告,他就没动这个念头了。过了一个月,那个人要请假,他不干了。简居士来给我讲,果然有感应。我说这不是很好吗?以后见面大家都欢欢喜喜的,我说他来辞职,你不要留他就好了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?所以,的确有感应。就是恶人,存心想来破坏的,你也恭恭敬敬对待他,自然有佛菩萨来护持,我们要操个什么心!我们一操心就造罪业,这个要知道。一定要相信佛菩萨,诸佛护念,龙天护持,相信佛菩萨、相信护法神。我们自己守住身心清净,培养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这个重要。可是你要是不相信的话,不相信佛也不信法,相信自己有聪明、有智慧可以应付这些恶人,那就完全错了。这是我们看到许多学佛的人不明理,也是被无明蒙蔽,智慧不开,所以造作恶业,跟众生结这些恶缘,太不值得。 所以要学佛,就在此地学,学佛的大慈悲心,以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对待一切众生。善人,我用这个心对待;恶人,也用这个心对待;拥护我们道场,我用这个心对待他;破坏我这个道场,我还是用这个心对待他。诸位要晓得,道场破坏没有关系,我自己成佛了。他来把道场破坏了,实在讲,道场的法运就到此为止。如果道场有福、有法运,他就没有能力破坏;他有能力破坏,证明不是他破坏的,刚刚好法运到这里完了。要懂这个道理,这个道理很深很深,才知道清净心、智慧的重要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02-031-0059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
净空老法师讲《了凡四训》(全二十集) 二零零一年,讲于中国深圳凤凰卫视
阿弥陀佛
儒释道多元文化讲堂
http://www.dywhjt.com/
阿弥陀佛
净空法师:我们学佛说实在的话,最基本的观念要深信因果,我们就不造业了。
最显著的,我们读历史,看看现前这个社会,在历史上一些作国王的、作大臣的,权势喧赫一时的,都是过去生中可以说累劫修得的福报,不是一生,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,他这个果报现前。享受果报的时候,很可惜他有无明,他没有智慧,因为他无明,他才造作一切恶业,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,杀害许多的众生。福报享完了,他罪业现前,所以没有不堕三恶道的。你看过去历史上这些人物,再看眼前我们这个社会许多的国家,你看他们的这些领导人。所以,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辨别佛与魔。 如果有智慧,他就不会做糊涂事情,有智慧的人知道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譬如你命里是作国王的,你命中该有多少年帝王的福分,谁都障碍不了。这个事情说老实话,把《了凡四训》念透,你就明白了。知道一个人在世间,无论是大的福报、是小的福报,所谓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那个人对我的名利有妨害,我必须要把他除掉,不明因果的人干这个事情,他认为把他除掉,我的名位可以巩固。其实不然,你把他除掉,你的名位能保持,还是你命里头有的;你不除掉他,你命里头还是有。如果你命里面有的福分,别人能够迫害,这个不得了,这是什么?有人有能力破坏因果,佛菩萨都拜他做老师,佛菩萨做不到,因果定律没有人能够变更的。明白道理之后,《了凡四训》讲了,君子乐得作君子,小人冤枉作小人,没有这个道理! 因果的理很深,因果之事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。你真正通达明了,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没有了,也不必要,何必要防人?不需要!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也不需要,你看这个人多自在。你要问他为什么自在?他深信因果报应。别人能够伤害我,那都是命中注定的;命里有这个福分,再恶的人、再大的冤家也没有办法伤害你。我们学佛说实在的话,最基本的观念要深信因果,我们就不造业了。我们道场有人能破坏吗?不可能的事情。今天防这个,明天防那个,造作罪业!
淨空法師 :消灾要功德,这个要知道。南无阿弥陀佛
钞【二、功德之利者,出世间因故,是名大利。】
功德跟福德有很大的差别,可是现在有许多人把福德当作功德,这是很大的误会。譬如他认为在寺庙捐献一点钱财,他就做很大的功德,这个错了,那是福德,修事相之福,与功德毫不相关。梁武帝跟达摩祖师的公案,学佛的人都能说得出来。梁武帝是佛门大护法,他以帝王之尊,那种势力,造四百八十多座寺庙,规模都很大。度出家人,照顾出家人的生活,人家只要发心出家,他都欢喜,他都供养,度多少人!达摩祖师到中国来,跟梁武帝见了面,这是印度一位高僧,梁武帝是虔诚佛教徒,当然要接待他。他也就很得意的给达摩祖师说:我在佛教里面做这么多的功德,我的功德大不大?达摩祖师很老实,不妄语,直截了当告诉他「并无功德」,你所做的没有功德。梁武帝满腔的热忱、兴趣,被他这一盆冷水浇灭,心里多难过,所以梁武帝对待达摩祖师非常冷淡,不护他的法,他没法子,跑到少林寺面壁九年。梁武帝当时要是改一个字,「我的福德大不大?」达摩祖师一定点头,「很大很大」。你修的是福德,不是功德!这个要知道。所以功德跟福德要辨别清楚。福德再大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来生享人天福报而已。唯独功德,那就不一样,「功」是要自己去修。 前天有个人打电话给我,他自己业障很重,一身有病苦,事业上可能遭受很多挫折,样样不如意,问我:拿十万块钱出来做功德可不可以消灾?可不可以转他的运?我说:不行,别说十万,你拿一百万、一千万都没用处,你的灾难转不过来。如果造罪业出一点钱就能消灾,那太简单了,现在社会上有钱的人、造业的人很多,花一点钱灾把它消掉,哪有这个道理?没有这个道理。消灾要功德,这个要知道。修一点福,果报还在来世,未必这一生你能享得到,来世决定你会享到,不一定在什么时候。功德就不一样,「功」是讲功夫。举戒定慧三学来说,持戒是功,定就是德;修定是功,开智慧就是德,那叫功德。我们念佛,「信愿念佛」是功,我们天天用功夫在念,一心不乱是德,念佛三昧是德,心地清净,烦恼少了,妄想少了,这就是德。这个功德,不是花钱可以买得到的。我的功德也没办法给你,所谓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不修不得」。『功德之利,出世间因』,修学其他法门,你修了出世间的因,你还没有得出世间的果,但是这个因存在,什么时候再遇到缘,你那个因跟缘结合才会结果,这是『大利』。一生当中不能成就,也是大利益,将来总会遇到这个缘,出离了。
阿弥陀佛
阿弥陀佛
特别推荐经典佛学网站:
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://www.amtb.tw
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
六者请转法-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
回向:愿以此功德, 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 ,下济三途苦;若有见闻者 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 同生极乐国;所有功德果报,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十方法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,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,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,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南无阿弥陀佛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