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会修行的人,顺境里不起贪心,没有贪爱,逆境里没有瞋恚
演【福德者下,是次释福德,引二经。孝养父母,修诸功德,证福德也。】
「证」就是做,把佛的理论、修学的方法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、生活行为,这就叫证入,这是真实的福德。
演【一切不作,是谓无福德者,所谓生不修福,死归苦趣也。但作此福种有漏因,是谓少福德者,所谓修福不修慧,福尽还沉沦,是也。】
佛门寺院是佛教教育的机构,就像现在的学校一样,学生进门就福慧双修,怎样修福?给常住作务,作务就是工作,寺院里面所有的工作你要认真去做。做工作,这是修福;做工作里面,心地清净,内不动心,外不著相,那是修慧。福慧双修!六祖大师在黄梅八个月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。我们现在一般人在寺院里面修一点福,慧修不到,为什么修不到?他那个心很乱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福是修了,没有慧。六祖大师在黄梅,分配的工作是在槽厂劈柴舂米,那个道场日常是二、三千人吃饭,要舂很多米、劈很多柴,是很辛苦的工作,那真正是修福。但是人家聪明,福慧双修,福他怎么修法?慧怎么修法?从他教给惠明那两句话,我们就知道他会修!他教惠明「不思善、不思恶」,这就是修慧。心里不但没有恶念,善念也没有,这心多清净!《金刚经》上讲「信心清净则生实相」,福慧双修! 勤劳的工作,工作里面善恶都不思,人家用的是禅宗功夫。我们净宗的功夫,你认真努力去做事,做事的时候心里佛号不断,这就是福慧双修。心里面想佛,口里面念佛,忆佛念佛这就对了,不要去胡思乱想、不要去说是非人我。胡思乱想,嘴里胡说八道,不但慧没有,修的一点福还敌不过造业,来生人天福报也没有了,三恶道去了。这么一个好的场所,这么好的因缘,你不利用这个地方修福慧,而在这个地方造业,愚痴到极处!这是莲池大师讲的,一点善根福德都没有。我们同修要明了,要真正觉悟! 佛法修行决定要靠个人,真正会修的人,无论什么环境都是好环境,顺境是好环境,逆境也是好环境;不会修行的人,顺逆都是恶境、都是恶缘,为什么?顺境里面起贪心,逆境里面起瞋恚心,他起贪瞋痴!会修行的人,顺境里不起贪心,没有贪爱,逆境里没有瞋恚,人家真正修戒定慧,这是会修的。所以,与境界完全不相干。障缘是什么?他妨碍你修行、他嫉妒你修行,你想用功,他偏偏看到不顺眼,这是障缘,他要找你麻烦。这个道场没有人障碍你,这个道场是好道场。你自己真正认真修行,别人看到心里欢喜,这道场就更难得!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明了,绝对不能怨天尤人。凡事回过头来自己去反省,找出障碍的因素,把障碍的因素消除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肯回头、肯反省,这个人就是一个觉悟的人,这个人有智慧;不肯反省、不肯回头,总觉得别人有过失、总觉得环境对不起他,这种人没救!诸佛菩萨来,救不了他!过失绝对不在境界上,在自己。 蕅益大师说,「境缘无好丑,好丑起於心」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都没有好坏,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心对那个境界起心动念,坏在这里。如果我们对境不动心,像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教给须菩提的那个方法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,那就成功,这是真正修行人。所以要晓得怎样修福、怎样修慧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01-003-0212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
华藏净宗弘化网:
http://edu.hwadzan.com/livetv
赞 佛 偈
阿弥陀佛身金色,相好光明无等伦,
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,
光中化佛无数亿,化菩萨众亦无边,
四十八愿度众生,九品咸令登彼岸。
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(三遍)
阿弥陀佛
净空法师:如果你条条统统做到,我敢说你必定预知时至,你临走的时候一定没有病苦,为什么?你有福。
希望同修要记住、要认清楚、要努力,方法统统在《观经》里头。一开始就教我们打基础,修三种福,第一种「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」,要真正做到,念没用处的。第二种「受持三皈」,三皈是觉不迷、正不邪、净不染,要真正做到;「具足众戒」,众戒,我们在家,实在讲现在出家也一样,五戒守好就可以了,五戒也是具足戒;「不犯威仪」,威仪是礼节,我们守礼。第三福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总共三种净业十一句。这十一句要统统把它做到,要不能统统做到,你将来往生都有障碍。
如果你条条统统做到,我敢说你必定预知时至,你临走的时候一定没有病苦,为什么?你有福。这三种福是大福报!福报修成了,生死自在,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,想多住几年,不碍事,多住几年干什么?劝进行者,就是为这个理由。不为这个理由,没有在这世间多住一天的必要。多住是想劝大家,多劝几个人、多带几个人走。你有病苦,没福!大家想想,往生的人躺在那里病得那么苦,你只想想这十一句,你就明了了。这十一句他做到哪一句?他一句都没做到,他怎么不害病?怎么不受苦?当然的!没福。 所以佛讲往生的时候,首先教我们修福,我们大家走得自在。真正修净土的人,生老病死这个苦,除了生,生我们已经过了,也忘掉了;没有老苦、没有病苦、没有死苦,为什么?他福报太大了。把这十一句做到,老的时候他不苦,他不会害病,死的时候预知时至,生死自在,想怎么样走就怎么样走,没有苦。你要不认真去做,换句话说,无始劫以来罪业深重,他怎么不苦?当然要苦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01-003-0109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
阿弥陀佛
特别推荐经典佛学网站:
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://www.amtb.tw
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
六者请转法-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
回向:愿以此功德, 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 ,下济三途苦;若有见闻者 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 同生极乐国;所有功德果报,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十方法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,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,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,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南无阿弥陀佛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