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无事,是第一等的好事!无事是无漏业,好事还是有漏业,不一样。
庞居士,这是个财主。他学了佛,下定决心要了生死出三界,他把家里的财产金银财宝装上一条大船,把这个船划到长江的江心,船上打一个洞,整个沉下去,统统不要了。以后生活怎么办?编草鞋。每天编草鞋卖几文钱,过清苦的生活。有人问他:你那么多钱,如果不要,拿去做好事不是很好吗?他告诉人:好事不如无事!你们想想这个话的味道。无事,是第一等的好事!无事是无漏业,好事还是有漏业,不一样。 你看他一家,一家人个个成道,他自己要走的时候,给他太太女儿说,他要走了,替他准备后事。他的女儿比他更高明,她说:爸爸,你稍微等一等,我出去一下。她出去的时候,在田野里她就往生了。生死自在,来去自如,一家人都证果。所以我们要是真修行,要放下再放下,我们这个道心才能够建立。 现在先别说增长,为什么?现在咱们没有道心,我们那个道心是古人所讲的露水道心,现在在此地坐著听经,白天在这里念佛,好像有点道心,到街上转一下,道心就没有了,那怎么能成功?所以念佛念了几十年,连个消息都没有,什么原因?没放下,这是大障碍。经论里面给我们所讲的,是教我们看破。什么叫修行?放下就是修行,放下就是功夫。在这个世间,决定要遵守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身心清净,一丝不挂,这样念佛没有不成功的,那真是永明大师所说的「万修万人去」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01-003-0028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
阿弥陀佛
净空法师:「好事不如无事」,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。
大乘教里头祖师大德有说,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唐朝时候庞居士(庞蕴),这佛门的大德,家里头富有,他学佛了,把他家里家财收集起来装在一条大船上,把这条大船划到江中心,船底打个洞,船沉下去了。别人就问他,你这么多的钱财,为什么不多去做一些好事?他说一句话,「好事不如无事」,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。他整个家财付之於东海,就为说这一句话留给后人,这句话比他那一船金银财宝还要值钱。人要到无事,至心就现前,那一句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,你那一船财宝消不了。所以愿文里头讲的句句字字都要留意,不能轻易放过。至心信乐,这样的心态念佛才管用。至心是真诚到极处,一丝毫虚假都没有,才叫至心。至心信,至心喜欢,那个乐是喜欢、是爱好,爱好极乐世界、喜欢极乐世界,这个世间,连身体,依报所有的全放下,不再放在心上,这叫至心信乐。这样念佛,令声不绝,功德就具足,这个功德念念都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,命终之后佛来接引,决定往生。所说的十念,直是持名念佛,决定不怀疑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29-265-0025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
淨空法師 :功是讲功夫,必须自己有真实修学的功夫,功夫所获得的叫功德
下面说『安住一切功德法中』。「功德」跟福德有差别,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。功是讲功夫,必须自己有真实修学的功夫,功夫所获得的叫功德,譬如持戒有功,禅定就是德,因戒得定。你是持戒,从持戒得定,那个戒就叫做功德。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,但是不能得定,那个持戒有没有好处?有,不叫功德叫福德。你持戒持得很好、很精严,你得人天的福报,来生享福,不是功德。功德能断烦恼,功德能证菩提,福德不能,福德不能断烦恼,也不能证菩提,只能带给你福报。功德跟福德,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。修定,修定有功,智慧开了,开慧是德。修定而不能够开慧,这个定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修定不开智慧,福德在四禅天、四空天里面去享福,不能断见思烦恼、不能超越三界六道。所以功德跟福德差别这麽大,我们要晓得。功德怎麽修?功德没有离开福德,修福不着相就是功德,修福要着相就是福德。我修财布施,希望将来得大富,这就变成福德。我修财布施,三轮体空,什麽希求都没有,这就变成功德。什麽希求都没有,你在生活当中什麽都不会缺乏。功德里头有福德,福德里头没有功德。 所以我们无论修什麽样的福,通常讲这三种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布施得乾乾净净,要紧的是心地清净,不着布施的相。不要常常念到「我对哪个人有恩,我对他有多好」,不可以有这个念头,有这个念头变成福报,你就不能得定。定是什麽?定是清净心,你的心不清净。所以布施绝不受报,这个心多清净。清净心里头那个福有多大?尽虚空、遍法界,是你受福之处。不但你在此地布施,你在这个地方享福,无论你到哪个地方,十方无量无边刹土,你所到之处都享福。为什麽?心量大,没有障碍,所以你的福就大了,那个福也遍虚空法界。这在大乘经上这些重要的道理,我们要懂。如果我们修福常常念着,我在这个地方、这个地区,跟这个地方的人结了缘,修了多少福,你将来享福,只有投生到这里你才享到福,你投生到别的地方去了,那个地方的人跟你没这个关系,没有结这个缘,你就没福了。同样是修,得福不一样,为什麽干这个傻事?为什麽不把心量拓开?丝毫种的福、毫厘之福,都是遍虚空法界,在在处处都享受。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,这一层决定不能够疏忽。所以一定要晓得功德跟福德不一样。
http://www.jkfswj.org/List.asp?ID=9236
阿弥陀佛
特别推荐经典佛学网站:
http://www.amtb.tw (净空法师专辑网站)
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
六者请转法-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
回向:愿以此功德, 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 ,下济三途苦;若有见闻者 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 同生极乐国;所有功德果报,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十方法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,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,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,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南无阿弥陀佛
|